1.1防水混凝土
1.1.1施工工准备
1.1.1.1 技术准备
编制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1.1.2 材料准备
1.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加高效减水剂。
2. 砂:宜用中沙,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3. 石:碎石或卵石,粒径宜为5mm~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4. 水:饮用水或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的纯净水。
5. 外加剂:性能和质量应符合行业产品标准,掺量经实验确定
6. 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含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 3kg
7. 防水混凝土可根据设计和工程抗裂性需要掺加钢纤维或合成纤维。
8. 养护材料 :水管、塑料布、土工布、养护剂。
1.1.1.3机具准备
1.混凝土搅拌机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自动上料设备、铲车。
2.混凝土输送机械:塔吊、混凝土罐车、翻斗车、混凝土汽车泵、固定式输送泵(地泵)、泵管、混凝土布料杆。
3.混凝土振捣机械:混凝土振捣机、振捣棒。
4.辅助工具:标尺杆、喷雾器、铁锹、串桶、混凝土吊斗等。
1.1.1.4 作业条件
1.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及水电预留、预埋通过隐蔽验收,模版工程、楼层标高抄测通过预检验收。重点检查外墙对拉螺栓是否有止水环、外墙的穿墙套管是否有止水措施、外墙施工缝的防水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预拌混凝土进场前,由混凝土公司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通知单、含碱量计算书,自拌混凝土应有开盘鉴定书。
3.混凝土浇灌前挑剥混凝土浇灌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浇灌。
4.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接茬部位、顶班模板均需浇水湿润。并支立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标尺杆。
1.1.2施工工艺
1.1.2.1 工艺流程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输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1.1.2.2 操作工艺
1. 混凝土搅拌。
1) 搅拌混凝土前,宜将搅拌筒充分润滑。搅拌第一盘时,宜按配合比减少粗骨料用量。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进行搅拌。
2) 混凝土搅拌中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严禁随意加减用水量。
2.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宜超过1.5h,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3. 混凝土浇筑。
(1) 混凝土经常质量检查:预拌混凝土进场后,及时检查其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是否正确,混凝土出厂时间、进场时间和浇筑时间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在浇注过程中,实验员对进场的每车混凝土应进行坍落度检查,并做好记录,对不合要求的混凝应退出现场。自拌混凝土由现场实验员从第三盘以后中的混凝土中抽测坍落度,每班至少抽查2次。
(2) 底板混凝土浇筑: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宜设置施工缝,如却需留置施工缝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有效的止水措施。底板混凝要分成浇筑,每次浇筑厚度为400mm~500mm。浇筑上层混凝土必须再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3) 墙体混凝土浇筑:首先在墙底均匀浇筑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再正式浇筑墙体混凝土。
(4) 当混凝土入模自落高多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溜管等工具进行脚注,也可在混凝泵管的末端加橡胶软管,先将软管放入墙内,然后分层浇筑、分层震捣,以防混凝土防分层离析。
(5) 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构造措施。
1) 固定外墙模板的螺栓应有防水措施,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在螺栓上加焊方形止水环等。
2) 所有外墙的穿墙套管均应加工成止水套管。
3) 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图1-1~~图1-3
(6)混凝土施工缝留置
1)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或弯距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处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板墙结合处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板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7) 施工缝的处理
1)水平施工缝浇注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30mm~50m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再浇筑防水混凝土;也可在水平施工缝处涂刷20mm~~40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砂浆,再及时浇筑混凝土。
2)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8)混凝土振捣
1)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30s为宜,避免漏振、欠振、超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泛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应选择对称位置铺灰和振捣,防止模板移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应严格按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2)使用振捣棒时,混凝土振捣由两人配合,一人负责振捣,一人负责移动电缆线;振捣方式采取梅花形振捣,快插慢拔;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在现场由操作人员依据结构浇灌部位确定混凝土的有效浇筑半径,但相邻两振捣半径的重叠位置应不少于振捣半径的1/3,且不少于200mm.
3)变形缝处的止水带要定位准确,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要对称浇筑,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护,严防振捣棒撞击止水带,确保位置准确。
4、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的养护应以混凝土楼板表面上人走动不留印迹,且在浇筑完毕后 12h以内开始,常温下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2)常温防水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方法,要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前提宜涂刷养护剂养护。冬期施工采用塑料薄膜养护,覆盖阻燃草帘保温,不得浇水养护。
(3)在炎热季节施工时,采取降低水温,避免砂、石曝晒等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对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应采取水冷散热等降温措施。
5、拆模:非承重构件的防水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且拆模时购将不缺楞掉角,方可拆除模板;承重构件的防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设计、规范要求及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为依据。
1.1.2.3 季节性施工
1.冬期施工时,水和砂、石应根据冬期施工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当采用综合蓄热法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保湿措施,严禁混凝土受冻、脱水。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冬剂应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并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20℃。
2.下雨时不宜浇筑混凝土,雨期浇筑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防雨。
1.1.3 质量标准
1.1.3.1 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 、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登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的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4.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件设置和构造,均需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1.1.3.2 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漏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准确。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1.1.4 成品保护
1.浇筑防水混凝土时不得踩踏钢筋 ,不得改动模板位置。
2.浇筑挖墙混凝土时,做好外墙预埋管、孔洞模板的保护,防止预埋管、预留洞位移。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其挤入混凝土内。
3.混凝土楼板表面无足够强度时,严禁集中堆放施工材料,以防施工荷载过大,造成楼板裂缝。
4.拆除模板时严禁野蛮作业。
5.冬期施工的混凝土不得过早拆除覆盖保温,混凝土强度应达到临界强度并满足冬期施工的有关要求后方可拆除保温。
1.1.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严禁在已拌制好的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以防混凝土质量达不到要求。
2.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的呢个细部构造要符合要求,以免造成局部陈漏点。
3、混凝土养护应设专人负责,养护应及时、有效,确保混凝土不出现裂缝。
4.施工缝与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要将混凝土接茬处清理赶紧。
1.1.6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1.6.1 环境管理措施
1.在城区施工时,现场搅拌站、地泵应采取封闭措施。混凝土宜采用低噪声振捣棒振捣。
2.搅拌站设置沉淀池,废水不得直接派深入市政污水管网。
3.废弃的塑料薄膜、保温材料应及时回收。
4.现场搅拌站的后台上料系统应设降尘喷淋装置,作业人员应戴防护口罩。
1.1.6.2 职业将抗安全管理措施
1、混凝土振捣操作时,振捣手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施工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2.墙体混凝土浇筑时,要搭设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
3.泵送混凝土软管末端或布料杆宜采用绳子牵引浇注,地泵的管道接头、安全阀、管架等要安装牢固。
-
2014-08-09道桥用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2014-08-05混凝土地下室墙裂缝渗漏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
2014-07-15住宅楼中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应用
-
2014-08-05卫生间防水技术解析
-
2014-08-09聚氨酯硬泡保温防水体在地下商业建筑中应用
-
2014-07-15软土地质条件下桥梁病害分析及防治
-
2014-08-05专业加固公司外粘型钢加固工法
-
2014-08-09建筑物外墙渗漏的处理方法
-
2014-07-12我国应探索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
2014-08-09JE-I聚合物防水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