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Aboutus
  • News
  • Service
  • Case
  • Technology
  • Product
  • Recruit
  • Project
  • Feedback
  • Contact
医院建筑如何提高抗震级别
发布时间:2014-05-23
汶川大地震中,许多生命瞬间因建筑物倒塌而逝去,这其中包括一些医院和学校。痛定思痛,大灾过后,国内各地各级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们都在从各个角度,反思这场灾害带给我们的教训。就医院建筑本身来说,有很多问题值得去思索:医院在各种灾害中,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其建筑标准是否应该高于当地其他公共建筑水平?在抗震防灾上医院建筑又应当如何设计,选择哪些建筑材料?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建处赵奇侠处长(以下简称赵奇侠)。



1 国家抗震国标针对医院建筑的级别划分应提高

赵奇侠认为:“从这次地震实际救治情况来看,县级市和乡镇医院建筑在震后的作用不容忽视。汶川震后,虽然当地的乡镇医院建筑,在地震中都被毁坏了,失去了救治和抢救病人的能力;可当地人还是不断地把伤病员陆续送到那里。如果当地医院建筑在这次地震中不倒,那将拯救很多人的生命。许多人也不会因为辗转运到外地耽误了最佳救治时间,而不得不截肢,成为残疾人。”

为此,赵奇侠建议:修订抗震设防标准时,应把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乡镇主要医院住院部、医技楼也划为甲类建筑。主要原因有四:



1.1   这是由医院在社会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医院建筑不仅仅是作为公共建筑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其社会功能的表达。在遇到天灾人祸、突发性事件时,医院责无旁贷地要承担大量的救治工作。因此,医院建筑的安全系数,理应比一般的建筑抗震防灾水平要求要高。医院建筑的建造水平和标准,要达到在遇到大震后,不仅不倒,其各个部门还能和往日一样正常运转。因此,县、市和乡镇医院建筑,也应和大中城市大医院一样,列入甲类建筑设防标准。医院建筑抗震设防级别,要高于当地其它建筑设防标准,这样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才能有效发挥医院救治伤病员的功能和职责。这次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后,邻近的绵阳市中心医院救治了大量来自汶川地区的伤病员。如果汶川地区的医院、卫生所建筑能在震后还能正常运转,发挥应有的医疗救治作用;那么,抗震成本和救助费用,还将会降低。因为伤病员能在汶川当地医院及时得到救治,病人成活率就会大大提高,截肢率也会大大下降。



1.2  建筑抗震国标在执行中,只是初级的和必须满足的标准。



赵奇侠认为:目前医院建筑和设计标准很少,现在执行的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和《综合医院设计规范》。近几年医院建筑的发展远远超越了现在标准里所设定的那些参数。他说:“我们应该客观来看医院建筑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在我们执行和操作时,国家标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定时期的一个必须满足的基本标准,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高标准。就制定标准本身而言既有强制性条文又有指导性意见,同时考虑制定标准当时的技术、经济、管理的现实水平。为此要根据执行情况适时修订。”



1.3  在修订抗震国标时,应本着“平战结合”的原则,提高县市级和乡镇医院的建设标准。



赵奇侠说:“医院在灾难中扮演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角色,它的作用无可替代。我们不能单纯地强调大城市大中型医院的作用,应该把‘平战结合’的理念贯彻到卫生资源规划配置中,同时要提高县市级和乡镇医院建筑的建造标准和水平。所有医院建筑都应该在地震时不倒,且成为避难和救治的场所。虽然,这样做在建筑投资上资金和材料会有所增加,然而,一旦发生地震,受灾地区医疗救治一线的及时救治能力,却会因此而大大加强。在新一轮医院建设时,我认为应该从防灾,抵御自然灾害角度,适当增加经济投入,提高中小医院建筑的抗震能力。而对大城市里的大型和特大型医院的要求就更高了。这些医院要承担的不仅仅是本地区的医疗服务,还要考虑到,在国内其它地区发生灾害时,组织应急医疗救护队,提供人员、材料、设备等支援灾区。”



1.4  落实医院建筑标准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更要考虑到安全和抗震防灾。



医院建筑要考虑经济适用,也要安全可靠。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落实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综合性大型医院,在遇到天灾人祸等大型突发事件时,都是本地区救治大量伤病员的重要场所。现在看来,包括医院建筑抗震设防标准里提到的医技楼、门诊楼、病房楼,特别是手术部尤为重要;但医院的供水、供电、信息、配套的后勤保障系统和整个物资供应系统等,也都是医院工作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其建筑标准必须达到在遇到突发事件后还能正常运转。

2  对医院抗震防灾的八点建议

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沉痛的,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我们医院建筑和设计部门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现在的医院建筑应该怎样加固?新建和改建的医院又该怎样设计?就此,赵奇侠提出了他的八点建议:



2.1  医院的抗震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要有可操作性,并定期组织演练。

据了解,许多城市制定的抗震防灾规划,多数在十几年里就没有修改过;甚至有的抗震防灾预案,没有实施过操作演练;很多城市的抗震防灾规划,只是纸上谈兵的方案,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与汶川大地震伤亡最为惨烈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2300多名师生却无一人伤亡。其秘诀有二:一是,校长叶志平花40万加固一栋造价16万元的“豆腐渣”实验教学楼;二是,2005年开始,全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时每个班疏散路线、楼梯的分段使用、不同楼层学生撤离速度、到操场上的站立位置等,师生们个个心里都有数。当这次灾难发生时,全校师生仅用1分36秒就从不同教学楼和教室跑到操场按队列站好。因此,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制定可操作性抗震防灾规划,定期演练抗震防灾预案是每个医院必做的事 。



2.2  医院建筑物设计忌形式奇特,滥用外装修和外挂装饰物。

现在很多医院的建筑都在外装修上外立面高标准,考虑建筑物内在功能一般标准,如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质量和抗震防灾设计是否到位等?建筑物建好后,有可能几十年都遇不到地震灾害,但是,万一发生地震,如果在建造时准备不到位,地震在一瞬间,就有可能把所有的设防全部摧毁。如有的医院建筑设计平面和立面追求标新奇异,而忽视了建筑的稳定性要求,这种设计在抗震防灾上是忌讳的;因为容易使建筑物在地震时,因失去平衡而倒塌。还有很多医院大楼的外立面追求装修效果,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或外挂石材,这种建筑外装饰品,很容易在地震时瞬间坠落,对正从大楼里向外逃的人群造成伤害。日本是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国民的防范地震次生灾害的宣传和意识比较强,高层建筑的外装饰材料地震时的坠落被统称为“玻璃雨”,威胁人们的逃生安全;对此,他们经常重点宣传,在日本人人皆知在地震正在发生时,不要马上离开高层建筑物。



2.3  新建医院建筑最好向低层发展,对高层建筑要有应急预案并演习。

如果医院建筑楼层太高,在突发地震和灾害时,垂直交通要在短时间把楼里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送到室外逃生,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电力中断,电梯就不能运行,而若发生火灾,普通电梯不能归首且不能再垂直运行。

面对高层医院建筑,要考虑可行的应急预案,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和模拟。如一旦发生地震,医院里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该如何疏散?在危急时刻,电梯是否够用,是否能正常运转?楼梯里疏散是否安全?如何防止高层建筑外挂物,在地震时突然坠落时产生的“玻璃碎石雨”?这些问题在医院规划设计建设前都应认真评估。





2.4  医院建筑结构形式宜采用钢结构。

医院建筑应优先采用钢结构,因为钢结构的建筑物受到地震的冲击力时,产生是塑性破坏,虽受力被迫弯曲,但建筑物不会倒塌;另外,钢结构受力变形后,还可以加梁加固。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一遇到地震力破坏产生位移,发生脆性破坏,建筑物就会瞬间倒塌。理论上讲,塑性破坏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模型,它会给人留出逃生的时间。因为钢结构的梁柱受外力影响,弯曲成30度时,也不会坍塌;而钢筋混凝土梁,只要被压弯3度,就会在瞬间断裂。



2.5  要防止建筑物加固时的过度防范,这样会过犹不及,反而增加建筑物在地震时的坍塌系数。

如果在为加固旧建筑物时,梁上配置的钢筋过多的话,会增加承重梁的自重,钢筋间隙太小影响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一旦发生地震,就会出现脆性破坏。所以说,给医院旧建筑加固时,要考虑科学性和有效性,如果结构加固后刚性太强,受到地震冲击的应力会加大;因此,抗震设防要科学计算。



2.6  医院建筑选址要科学。

综合医院选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在地震设防地区要避开断裂带周边建设。如果医院建筑地基受力层在整块基岩上和地耐力松级配好地质层上,前后两者医院建筑抗震效果会截然不同。在规划设计新医院或改建和扩建医院时,单体建筑物的楼座面积不宜太小,容积率不要太高,各功能分区中要保留绿化用地占40%以上,作为应急时刻的避难场地。



2.7 地震灾后医疗救治点的选择,要接近当地的卫生网点。

生命是最宝贵的,时间也是最宝贵的。这两点要求我们应该在距原医疗点最近的地方安置救灾临时医疗点。因为对伤病员现场和及时的救治,可以及时挽救生命,另外,有些人也会因为救治及时而不会变成残疾人。从这次汶川地震实际救助案例来看,发生灾难后,尽管当地医院和卫生院建筑已荡然无存,可伤员病人还是源源不断地被送到那里去。人们的观念和思维习惯还是认为当地医院和卫生院是最有可能救助伤员病人的地方。



2.8  基层医疗服务院所点、线、面的网络组合,可使医院在抗震救灾中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乡镇医院作为灾情发生后的救治服务点,同县市区医院组成医疗救治线,大中城市综合医院形成救治服务面;这样结成一个救治网络,对受灾地区进行救治,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抗震救灾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些实施救治的医疗建筑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具有大震后房屋不倒功能不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在建设这些医疗建筑时,提高医疗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使这种点线面三级相连的网络组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工程。

联系人:王先生 手机:13412664147
电话:0769-23290612 传真:0769-23290613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元美中心A2313室 邮编:523000
在线QQ:2931712374 邮箱:2931712374@qq.com 网址:http://www.cnLihui.com
Copyright 2006-2015 利辉防水加固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粤ICP备14045780号